在祖國青藏高原的最西部,有一片神奇的土地,號稱世界屋脊的屋脊,人稱天上阿里。在阿里駐地的獅泉河畔,有一片墓地,墓兩側石碑上,鐫刻著一副對聯(lián),上聯(lián)為:“一塵不染,兩袖清風,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”,下聯(lián)為:“二離桑梓,獨戀雪域,置民族團結重如岡底斯山”。這就是孔繁森墓碑的對聯(lián),真實詮釋了孔繁森把自己完全奉獻給黨和人民的一生。
孔繁森(1944-1994),山東省援藏干部,西藏自治區(qū)阿里地區(qū)原地委書記、政協(xié)主席。自1979年開始,他先后兩次進藏工作,1994年11月29日因公殉職,被追授為“模范共產黨員”“優(yōu)秀領導干部”,被評為“新中國成立以來感動中國人物”“改革先鋒”“黨員領導干部的楷?!薄刹筷牭降胤剑瑥纳綎|到西藏,孔繁森走出了一條閃光的人生軌跡,為國家和民族留下了一筆寶貴的財富———孔繁森精神。
孔繁森精神,是對黨忠誠、為黨分憂的政治意識和犧牲小我、顧全大局的大局意識。1979年,時任中共聊城地委宣傳部副部長的孔繁森積極響應黨和國家號召,以“是七尺男兒生能舍己,作千秋鬼雄死不還鄉(xiāng)”的豪邁氣概,報名參加援藏工作。到藏工作后,無論是改派他到海拔更高、空氣含氧量更低的崗巴縣工作,還是第二次調藏工作期滿即將返回山東,組織卻決定任命他為阿里地委書記,要繼續(xù)留藏工作,孔繁森都毫不猶豫地回答:服從組織安排。山東省委決定讓他帶隊第二次赴藏時,他的母親年近九旬且生活完全不能自理,三個孩子尚未成年,妻子體弱多病。在小家與 “大家”面前,盡管內心也有糾結,但面對老母親 “三兒啊,咱不去不行嗎?”的問詢,他哽咽卻堅定地回答:“娘,咱是黨的人,咱得給公家辦事啊。”
孔繁森精神,是熱愛人民、服務人民的公仆情懷和堅定的人民立場?!耙粋€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,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”,這是孔繁森的座右銘。1975年冬季的一天,孔繁森在從聊城回堂邑探親的車上,發(fā)現(xiàn)一位老人因為弄丟了去邯鄲的車票而哭泣,他果斷地把自己的座位讓給老人,還替老人補了從堂邑到邯鄲的車票,自己卻下了車。在西藏,他在零下20度的嚴寒中脫下自己的毛衣毛褲送給藏族老阿媽;給患肺病的藏族同胞吸痰;用胸口為聾啞老人暖腳;用不高的收入長期收養(yǎng)孤兒,甚至要用3次獻血900毫升的補貼為這些孩子增加營養(yǎng);每次下鄉(xiāng)都隨身攜帶一個自費置辦的醫(yī)療箱,免費為農牧民群眾送醫(yī)送藥……孔繁森精神,是清正廉潔、克己奉公的高尚品德?!耙粔m不染,兩袖清風,視名利安危淡似獅泉河水;二離桑梓,獨戀雪域,置民族事業(yè)重如岡底斯山”,這幅挽聯(lián)是對孔繁森的真實寫照。在莘縣工作時,有一次兒子孔杰因為用“工作記錄”本寫作業(yè)而被孔繁森嚴厲教育改正:“公家的東西我們一分都不能沾?!?994年,盡管已經從中央爭取到了2600多萬元的救災基金,可為了節(jié)約費用,他與隨行人員吃飯都在街頭地攤。面對大家的不解,他說:“想想咱們阿里很多農牧民連溫飽都沒有解決,大魚大肉咱能吃得下去嗎?”孔繁森——一個地市級干部因公殉職時,身上只有8.6元錢,捎回老家的遺物價值不到500元,留下的債務卻高達19000元。人們難以置信,但卻是事實!
孔繁森精神,是艱苦奮斗、知難而進的拼搏精神。西藏地區(qū)素有“世界屋脊”之稱,高寒缺氧、交通不便、地廣人稀,阿里地區(qū)則是“世界屋脊的屋脊”,各方面條件異常艱苦。長期在高原地區(qū)工作,孔繁森的心臟明顯變大;由于缺乏維生素,他口腔潰瘍、嘴唇開裂、指甲變軟……粗通醫(yī)療知識的孔繁森不會不知道這意味著什么,但是,這些困難并沒有阻擋孔繁森融入藏區(qū)勤勉工作的腳步。孔繁森說過,“我們共產黨員無論在哪里工作都是黨的干部。越是邊遠貧窮的地方,越需要我們?yōu)橹テ床?、奮斗、付出,否則,就有愧于黨,有愧于群眾?!?/p>
孔繁森精神,是“抓鐵有痕、踏石留印”的務實作風。擔任拉薩市副市長時,為盡快掌握所分管工作的情況,到任僅4個月,孔繁森就跑遍了全市所轄區(qū)域內所有的公辦學校和一半以上的村辦小學;走訪了56所敬老院和社會福利院中的48所。擔任阿里地委書記后,為制定科學的發(fā)展方案,他逐縣、逐區(qū)、逐鄉(xiāng)地調研,在不到2年的時間里,他跑遍了106個鄉(xiāng)中的98個,行程8萬多公里。去世前4天,他還利用外出考察邊貿的間隙,寫下了阿里地區(qū)發(fā)展經濟的12條建議。1994年2月,在阿里地區(qū)遭受50年不遇的暴風雪侵襲時,孔繁森身先士卒,趟著齊腰深的積雪,頂著凜冽的寒風,深入受災縣、鄉(xiāng),挨家挨戶地走訪牧民,分發(fā)救災物品和救濟款。
習近平總書記指出:“精神是一個民族賴以長久生存的靈魂?!痹谌娼ǔ缮鐣髁x現(xiàn)代化強國,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征程上,我們仍須高擎孔繁森精神之旗!
(作者:諸葛福民,馬克思主義學院教授;孫小源,馬克思主義學院碩士研究生。)